Bilibili Video Downloader

The easiest way to download Bilibili video without watermark or logo

| 贝多芬 | 迪亚贝利变奏曲 | 列维特 Igor Levit Beethoven

TIP! Right-click and select "Save link as..." to download.

VIDEOS
MP4 N/A 480P Download
MP4 N/A 360P Download
AUDIO
MP4 N/A mp4a.40.2 Download
MP4 N/A mp4a.40.5 Download
MP4 N/A mp4a.40.2 Download
THUMBNAILS
| 贝多芬 | 迪亚贝利变奏曲 | 列维特 Igor Levit Beethoven JPEG Origin Image Download
简单地说,迪亚贝利变奏曲,是一部不愧与哥德堡变奏曲齐名的不朽作品。

贝多芬不像巴赫那样几乎每个变奏都是复调,但相对的他把钢琴或者说音乐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

贝多芬善于使用逻辑和结构本身来强调快和强,也用同样的方法来突出弱和柔。可以说迪亚贝利变奏曲的变奏方法和后来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大相径庭,再未有人能再用贝多芬所拥有的这么丰富的作曲技法来完成一首这样的一首变奏。

贝多芬的作曲技法充分告诉你了使用同样的旋律进行变奏,能表达出多少种不同的情感,16-17变奏就是对力表现的典范,而18和前几个形成了了鲜明的对比,把主题分解,层次拆开,让节奏一下就舒缓了下来,情绪顿时就不一样了。而19表现得又是主题交错的动力感。贝多芬只写了两首赋格,但这两首却揭示了复调的两面性,第一首赋格24,是相当深情的,舒缓的,但通过这种复调手法,虽然舒缓,但让你应接不暇,绝对没时间让你觉得无聊。



24赋格感觉就像不同声部交替合唱一首赞歌一样,这里很多升降号都是旋律本身呈现出的感觉,包括结尾的A到G的这种半音下行都给人一种把音乐推向缥缈的感觉,这是一首彻头彻尾贝多芬式的抒情赋格,它的抒情是一个织体,线条的集合,而不是一个单一的旋律。



什么是百听不厌的曲子,当一个人对一首曲子倒背如流,那他肯定不会再听了。所以曲子如果让人百听不厌,一定永远存在未知。比如浪漫作曲家把作品越写越大,越写故事性越强,而脱离音乐本身的逻辑(马勒),一首一个小时,最后一定会超过你记忆的极限。另一种则是贝多芬和巴赫,通过声音线条的密度超越听觉的极限,让你永远你的大脑永远不可能同时跟上所有线条,这也是百听不厌,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后者。

贝多芬从中期以后基本就不存在纯粹的主调音乐,比如像圆舞曲那样一个声部纯粹是给另一个声部伴奏,之前提到的16和17,虽然都突出一个旋律线的主调音乐,但伴奏声部的旋律对整个音乐的节奏和效果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有时可以说旋律线反而是低音伴奏部的陪衬。

最后说说32吧,我真想说,至今为止找不到任何32让我听得满意的版本,而且普遍问题都在第二段赋格,当主题按声部下行到低音部分时线条基本都听不太清楚。32这赋格时间上并不长,速度很快,但如果按它的密度来说,这几页你拉长到10分钟都不过分。短短3分钟,他的密度说是超越了31的末乐章都不为过。演奏者既要遵照原速,又必须保持层次感,用强弱对不同层次进行强调,尽可能地尊重原谱使节奏统一,可以说是非常难找的。可以说这首曲子直到我看到乐谱我才发现自己竟然错过了这么多东西。